评论交流

记忆中的马塍路24号电影学校

出处:宣传部  文字:陈志  时间:2018-01-16
字体:放大 缩小

毕业后的第三年开过同学会,回过一次母校浙江省电影学校,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此后,一别经年。影校和艺校合并后搬迁到滨江区,原校园不复存在,校容校貌从此成了永远的记忆,去故地重游的愿望也渐渐强烈。

2016年的一天,偶得空隙,到马塍路原址瞻仰过一次。文三路已成宽阔大街,校址附近的杭磁会堂也已经没有了,“马塍路24号”门牌还在。除了与文三路交界处的变化比较大,马塍路的深处还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还有深深的记忆痕迹。

内心深处的记忆很难抹去,特别是对我们第一次就业影响巨大的学校。我们原来就读的电影学校位于马塍路24号,相当的袖珍,正常情况下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级,和附近的杭大、化工学校、物资学校以及幼师等,规模上根本没得比。但我们学校以其自身特色,顽强地生存着。记得有一年的开学典礼上,省文化厅电影处的童处长说,全国的电影学校,就我们学校是正常招生、正常分配的,当时台下掌声雷动,大家为有这样一所学校感到自豪。

学校一般情况设有技术班,培养专业的放映员和维修人员。我们班很特殊,叫电影管理班,学的课程和其他班差别很大,别人学电工基础、放映技术,还学钳工、发电机等课程,我们学会计、统计、珠算,教师基本是外聘的,还有省电影公司的专家给我们讲管理方面的课程。当然,技术班的课程,我们基本上也学了,但没有他们那么深入,至少技术班做铁榔头的钳工课没有开过。那时,我们的课程最充实,上午上课,下午继续上课。大家也学得很刻苦,同学们大多一专多能,既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财务修养,也有会修放映机、扩音机的技术素养。当时,组装西湖牌黑白电视机是各年级同学的普遍爱好,我们班也一样。毕业后,大多数同学从事技术岗位,也有一些同学从事财务工作。

尽管是技术学校,但老师们的文化修养很深厚,相当一部分老师写得一手好字。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陈老师擅长毛笔字,就把学习书法作为我们班的特色课程。当时的孟校长也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写歌曲,电影学校校歌就是他谱曲的,当时大家都会唱。在影校三年,我们共有三任班主任,第二任戎老师担任了一学期多的班主任就调往其他学校,第三任刘老师至今在学校任教。其实第一任班主任一开始由两位老师担任,另一位冯老师不久就调往其他单位了。在书法上,我们班都受益非浅,水平好的日益精进,门外汉的也大有长进。

当时的中专生是很令人羡慕的,能考上中专的基本上都是尖子生。毕业后,学校的良好校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同学们以自强不息的拼博精神奋斗在各个行业。同学中的大多数,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获取了更高的文凭,但内心深处对当时的中专文凭的自豪感仍久久藏在心头。令我们更感到自豪的是,曾经以电影技术为主的学校已经脱胎换骨成培养艺术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影视技术系。

走在马塍路24号附近,已经是物非人非,但电影学校的经历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忘却的记忆。

(作者系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电影学校89届毕业生)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红船精神”引领浙艺学子 浪漫舞姿演绎美丽人生——听舞蹈系师生讲舞蹈《红船》背后的故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