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交流

戏音学生应该上得了独奏,做得了伴奏——与名师梁少垣弟子朱学富谈戏曲司鼓的传承与教学

出处:宣传部  文字:施王伟  时间:2018-05-28
字体:放大 缩小

在学校音乐系505琴房,笔者和朱学富一起聊起浙艺名师梁少垣和戏曲司鼓的传承与教学等。梁少垣,现在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可是有名的“傍角鼓师”。“傍”哪些“角儿”?傍京剧名家张翼鹏、小杨月楼、王椿柏、小王虎辰、郭玉昆等。上世纪五十年代,梁少垣先生加入杭州京剧团,现在浙江京剧团的“八大头牌”就是当时杭京的八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分别是宋宝罗、陈大濩、张二鹏、赵麟童、鲍毓春、刘云兰、李瑛、陈幼亭。当时的杭京,演出剧目丰富,笔者见过一张杭京1961年赴上海演出的节目单,当时名家的演出,司鼓多为梁少垣先生。梁先生还和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先生合作十二年,盖派的《垓下之战》《武松打虎》《狮子楼》等戏均由梁先生担任司鼓,梁先生对盖派风格的熟知,深得盖老的赏识,称其为“鼓长”。

朱学富回忆,1971年,浙江“五七”艺术学校成立京剧班,梁少垣和陈幼亭、刘云兰、郭德发、陈学诗等一起从浙京调入省艺校,开始了戏曲教学工作。京剧班分两个专业,一个是京剧表演,一个是京剧音乐,梁少垣和陈学诗主要负责京剧音乐教学。梁先生学生有6个,分别是张永华、夏贤荣、朱学富、朱为忠、张丽华、俞胜强。陈先生学生有5个,分别是宋伟民、陈锡华、陈正良、王振灵、沈维进。

在梁、陈等先生的精心培育下,京音班的学生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朱学富,他的同学张永华(二级演奏员,原我校文管系党总支副书记)说:在司鼓上,朱学富学梁先生学得最像,学得较全面,业务基本功比较好。

朱学富出生于温州农村,从小聪慧灵巧,是京剧“样板戏”小戏迷,哪里有演出哪里就有他。1970年省艺校到温州招生,朱学富所在的农村小学推荐了七个同学赴考,结果只招了他一人。到了杭州之后,他就被梁少垣先生选中。朱学富在校学习勤奋努力刻苦,五十天就学会了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的司鼓部分,他的有模有样,他的认真劲儿,受到了老师们的表扬,刘云兰还称他为“小打鼓佬”。

在教学上,梁少垣不光教司鼓,也教做人做事。他总是告诫学生做人要低调,做事要认真。“要多学,要有细心、耐心,要多为演员着想,要让演员在舞台上感到舒服,不要突出自己。”“要谦虚,要总说自己还不会,总说自己学得还不够,不要吹嘘自己。”对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他说“我吃几碗干饭别人一看就知道,不要捧我,我是一个还过得去的打鼓佬而已。”这些都是他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说的。

1975年京音班毕业,朱学富由梁少垣推荐留校当了司鼓老师。后随着教学的发展,朱学富面临着从京剧司鼓到越剧司鼓的转变,这个转变看似简单,实际需要下一番苦功。他说,除用心学习之外,还要感谢很多老师,如越剧音乐班的贺仁忠、贺世忠、沈钟才、骆介礼、何占永,浙江越剧团的沈根荣、杨海泉、陈云雄、谈声贤、马明义等。没有他们自己不会那么快转变。

教学上,对司鼓的基本功训练,朱学富强调,司鼓者不仅要熟悉鼓(单皮鼓)和板(三块)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它锣鼓演奏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其特性、功能和演奏技巧,打下扎实的鼓与板的基本功。对鼓点子的掌握,他认为,准确地打在演员所表现的各种人物的心坎里、神态上,配合演员的眼(神)、指(语)、手(势)、步(伐)、背(形)、潜(台词);必须细致琢磨演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声一色、一歌一舞。做到“台上刮几级风(剧情的发展)”,“手上起几层浪(鼓艺的发挥)”。

朱学富对学生既爱护又严格要求,既苦口婆心又循序渐进,培养出了许多好学生,如杨茹文、刘建宽、金永兴、姜豪杰、汪斌等。演出实践上,他积极参加学院各种演出任务,并承担司鼓工作。

1982年起,朱学富除承担越剧司鼓教学工作之外,还在教学乐队、音乐科、越剧科、戏音科等担任队长、科长等职务。2000年起,兼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筹备组组长。2002年担任音乐系党支部书记,后转为音乐系党总支副书记等职。2015年朱学富评上教授,2011年受聘为我校戏曲音乐专业带头人。在科研上,朱学富写了多篇论文,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越剧司鼓打击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一本是《越剧司鼓艺术论丛》(与人合作。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对自己在学校这几十年来的工作,朱学富重复了恩师梁少垣的一句话,即我没有什么好谈的,我只不过在学校里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是一个还过得去的打鼓佬而已。对越剧司鼓的整体发展,朱学富强调:越剧司鼓要真正成为编剧、导演的好参谋,乐队的好领军,演员的好陪衬,就必须爱业、敬业,全心身投入,刻苦钻研业务,探索艺术真谛。在熟读剧本、反复排练到舞台演出的全过程中,倾注情感,进入角色,透彻理解越剧剧种特色,掌握流派风格,了解剧本创作背景,体会作品内涵,领会导演意图,熟悉剧情和演员特点,再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熟练技巧,才能演奏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心声,从而使演出达到最佳境地。

朱学富对越音教学改革谈了自己一个想法,即音乐系民乐和越音两个专业壁垒要打破,要互相融合,即民乐专业的同学会越音,越音专业的同学也要会民乐。培养的学生,既可以上台参加音乐独奏、合奏等,也可以参加越剧音乐的伴奏等。

笔者在学院音乐厅听了一节越剧音乐排练课,曲目是《十一郎·青龙山》。听着同学们具有江南柔细雅风格的越音伴奏,笔者感慨万分,越音专业在学校的重视和关心下,在朱学富等老师带领下,水平在提高,成绩在突显,新人在涌现,梁少垣先生“认真司鼓,规矩做人”的教学精神在延续。相信越剧音乐专业会越来越好,越剧音乐的新人会越来越多,学校在新时期会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好书推荐:《许三观卖血记》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