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新闻

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浙艺承办全国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学术活动在京举行

出处:宣传部 科研处  文字:王玲瑛 图片:赵大志 编辑:马向东  时间:2019-11-18
字体:放大 缩小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412_副本.jpg

1115日,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全国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学术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何亚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相关文艺院团、艺术院校负责人出席。学术活动主题为“百戏百校: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的图景与路径”,是“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以下简称“百戏百校”展演)重要组成部分。“百戏百校”展演111日至20日举行,来自全国64所院校、52个剧种的94个剧目片段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演20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选送了绍剧《孙悟空怒打白骨精》和越剧《红色浪漫·诀别》进京参演。此次“百戏百校”展演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浙艺党委书记、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海闵主持学术活动。她表示,“百戏百校”展演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隆重献礼,也是全国艺术职业教育戏曲人才培养成果的实战检阅,更是新时代戏曲人坚守艺术理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有力宣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重点任务,对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藉此机会,请各位专家把脉戏曲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有效方法,总结戏曲艺术职业教育的路径探索和实践经验,共同研究如何通过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用人主体和培养主体等各方协力,为戏曲人才培养在优秀苗子的选育、教育资源的整合、交流平台的搭建、内容作品的建设、基层基础的夯实、生态环境的营造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构建更优机制,推动戏曲艺术繁荣兴盛。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447_副本.jpg

北京京剧院院长、原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许翠作为“百戏百校”展演主要承办方,先后介绍了活动策划创意、组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及历时2年的筹备工作和项目实施情况。学术活动举行当天,展演已进行到第15场,青春的学子,丰富的剧种,经典的剧目,观众反响热烈,好评不断。展演坚定了戏曲艺术教育人的信心,促进了戏曲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

与会专家围绕“百戏百校”展演和戏曲艺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展开了讨论(观点摘录按发言顺序):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459_副本.jpg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艺术学独立设置为第13个学科门类,标志着我们从文化自信走到了艺术自信。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是为国家、为民族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艺术职业学院的戏曲教育,在学思悟践总书记倡导的中华美学精神上肩负重要责任,在践行美育思想做好美育工作上发挥着独特作用。习总书记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次“百戏百校”展演,各参与院校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推动了艺术攀登和进步。艺术职业教育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师生共同打造学校的艺术品牌和代表作品,并化育、灌输到人民群众当中,更有力地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品格。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503_副本.jpg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文艺评论家何志云:上世纪80年代我到北京工作,70岁的老母亲一起来,只要北京有越剧演出,我必定买票请她去看,边上经常坐着大学教授,和我不识字的老母亲一样看得津津有味。戏曲就有这样一种独特魅力,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接受,在某一个时空成为关系紧密的群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一些精神积淀通过戏曲传播,民间社会的一些价值信仰通过戏曲表达。戏曲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传递的审美情趣,同时蕴含着现代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也要看到,时代发展从不同层面对戏曲教育造成影响,如绍剧和越剧,念白上味道变了很多。而作为地方戏曲灵魂的重要构成,方言的韵律韵味背后所寄托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和地域文化特征等又恰是戏曲传承的重要内容,也就是我们说的“原汁原味”。如何顺应时代之变,把看家本领“不走样”地继承下来,是对学校的考验。“百戏百校”展演,立足传承传统,一些正在逐渐“消逝”的剧种又重新“出世”,可以认为是艺术教育的某种开掘和拓展;同时,又通过这一交流展示平台,分享各校在戏曲教学改革上的实践与创新成果,“地方经验”能够为全国院校的戏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这是这次活动更大的意义所在。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509_副本.jpg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这次“百戏百校”展演规模空前,是一次体现创新性的系统发动,是一次体现时代性的整合联动,是一次体现实效性的交流互动,振奋了戏曲教育业内人士的信心。这个项目不是简单的20场演出,展演基础扎实,符合育人规律,体现了守正创新,其影响将作用于未来。中国戏曲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问题,有人才才能支撑精品创作。人才怎么产生,要靠艺术院校从优秀苗子中发掘、培育。但戏曲教育面临着师资弱、名师缺、交流少的现状,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资源整合联动是时代之需、发展之需。这次展演活动有文旅部、国家艺术基金、各地院校的多方支持参与,有规模又重质量,评判上重行内更重观众,体现了对戏曲教学与实践规律的尊重。戏曲传承发展是系统工程,传统是出卷人,学员是答卷人,观众是阅卷人。出人出戏出效益,最终要用舞台呈现来检阅戏曲教学,通过舞台历练让学员树立对事业更高的追求。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515_副本.jpg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支涛:为参加“百戏百校”演出,我们做了认真准备,节目经过多次筛选。因为戏曲是不能马虎的艺术,戏曲教育也一样。浙艺这些年通过七条路径,助力地方戏曲剧种传承。这些路径包括“多剧种”订单培养、驻团培养、名家传戏、民营剧团人才培养、传统戏剧保护基地建设、与地方合作联创剧目以及曲谱、剧本抢救等。浙艺有着60余年戏曲教育历史,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今年,我们的“戏曲表演专业群”参加教育部“双高”计划申报,已被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戏曲传承,守正创新,未来可期。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521_副本.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王安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戏曲的政策支持非常强劲,戏曲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近期我参加了文旅部、中国剧协等组织的活动,在昆山的百戏盛典,国庆期间北京的戏曲文化周,河南郑州的民间职业剧团展演,观众上座都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这样的环境下,“百戏百校”展演正当其时。展演是检验,是交流,必将推动戏曲人才的培养。

微信图片_20191118175525_副本.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刘文峰:戏曲教育,是戏曲事业的晴雨表。十八大以后,在国家层面关于戏曲的文件出台了很多个,关键是政策要执行落实。戏曲教育是特殊教育,必须真正按戏曲教育规律办事。相关部门和行业要研究戏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模式,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戏曲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制度。戏曲是一门非常重实践的艺术,所以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应该成为一个制度坚持下去,树立整个戏曲行业的自信和自觉。

微信图片_20191118171208.jpg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国家艺术基金一直通过资助戏曲的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和培养艺术人才等关键环节,多层次、全方位地支持戏曲发展。2014-2019年度,艺术基金共资助戏曲项目847项,资助资金约11.04亿元。高等院校近年来逐渐成为申报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重要力量。五年多来,高等院校共申报项目11000余项,占申报项目总量的28%;获得立项资助项目2063项,占立项项目总量的40%;获得资助资金 8.6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20.9%。高等院校的平均立项率明显高于艺术基金平均立项率。但在戏曲类项目的申报中,高等院校立项量占比不足10%,有待我们挖掘、探索的空间还很大。从项目规划、申报方面,建议一是深入挖掘资源,研究自身优势,突出特点,策划项目;二是激活艺术院校潜在的舞台艺术创作资源,加强整合优质艺术资源的能力和向外部传播交流推广的能力;鼓励本校年轻师生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三是重视做好项目规划。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做好申报规划和工作计划,避免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

微信图片_20191118171333.jpg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居淮:戏曲教育有难点,生源难找,师资难进,政策难落实,校际交流少。试想,院校人才培养如果没有经过舞台实践,没有得到名家指点,学生没有绝活没有高招,怎么叫传承!这些年,国家艺术基金对戏曲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这是有前瞻性的考量。“百戏百校”展演,是对人才的锤炼,是对院校的促进。建议以这次展演活动为起点,在戏曲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一套机制,营造一种氛围,搭建一个平台,涌现一批新苗,展现一批成果。

微信图片_20191118171730.jpg

文旅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何亚文:这次展演效果很好,专家和观众评价也高,对戏曲职业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希望各院校在后期评估总结时,能更深入地进行分析:这次展演在哪些方面对戏曲教育教学产生了推动作用;观众作为“阅卷人”,是认可了演员还是剧目,是哪些元素和观众胃口对上了;戏曲教育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作用发挥到何程度……戏曲发展振兴,基础扎不牢,难以出精品,而基础就来自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我们要沉下心来,认真分析戏曲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戏曲教育现状怎样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怎样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戏曲教育发展的平台怎样有效搭建,院校在人才培养资源要素(如全行当师资)方面怎样更好实现共享,文化与教育、学校与院团怎样实现深度合作从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有机衔接等等,我们都要作深入调查研究。现在,戏曲教育工作职能归在教育处,也会有项目和支持经费,各院校都要努力聚焦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案。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莅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调研并作专题报告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