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动态

设计学院教师吴放获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最佳演出设计奖

出处:设计学院  文字:李秀雯  图片: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时间:2024-11-23
字体:放大 缩小

近日,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颁奖典礼在广西桂林举行。设计学院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研室主任吴放的舞台设计作品《舞衣裳》,斩获最佳演出设计大奖。

中央戏剧学院首任院长欧阳予倩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的领航人。2024年,为纪念欧阳予倩的艺术成就,表彰现阶段对中国戏剧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青年戏剧工作者,中央戏剧学院特设立“欧阳予倩戏剧奖”。据介绍,“欧阳予倩戏剧奖”每两年评奖一次。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共收到59部剧目投报,最终评选出最佳剧目奖2个,创作单项奖4个,分别为最佳编剧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演出设计奖。


黄梅戏《舞衣裳》创作于2023年,湖北演艺集团出品,主创人员包括一级编剧罗周、著名导演童薇薇、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等实力艺术家。故事择自《太平广记》,讲述了唐代舞蹈家王韫秀与夫历史巨贪元载之间的悲剧故事。

舞台美术从物质上的空台开始,到结尾处尘埃落下以虚无结束。走不尽的回廊,满园绫罗,走不尽的牢路,凄惨暗淡。舞台美术克制的设计,尽量把空间留给表演,让观众在虚拟的表演中展开想象,感受戏曲之美,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上一块9米见方的戏台可以旋转、收拢、组合构成庭院、游廊、府邸。尾声处,一块9米见方的结构从天而降,慢慢吞噬演员与戏台慢慢合拢。生命就像一页书纸轻轻翻过无声无息。

欧阳予倩戏剧奖评委会评价:以动态空间结构营造历史情境,用视觉隐喻手法更新传统样式。黄梅戏《舞衣裳》的演出设计在尊重戏曲美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可贵尝试,一方旋转平台可见氍毹余韵,几重画幕承接台帐神形。这种努力提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视角的契合点,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创作取向。同时,设计在整个演出中有效配合了剧情的发展,并为演出增添了空间和视觉语汇独有的意味。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我校举办2024年度“119”消防趣味运动会下一篇: